清代的時候,一群來自漳州泉州的移民,在小觀音山的山坡開墾,隨後興建了寶藏巖寺,「巖」這個字的意思,就是指在山坡旁的佛寺。寶藏巖寺成立後,地理位置很好,位於水路要衝而成為台北南部、中永和地區的信仰中心,前來參拜的香客或住廟修行的人,或行陸路或坐船,聚集到寺廟的周遭,是聚落周遭發展的開端。
到了日據時期,日本人廣設軍事設施在山林之間,現在還可以看到一些當時遺留下來的軍事機關,散佈在自來水園區的山頂跟寶藏巖的聚落中。日本人撤離之後,留下的幾間軍事倉庫,原本是用來儲放彈藥、物資的,就轉為附近的民眾使用,成為聚落內最早的住家。
光復之後,有一部份追隨政府來台的部隊,安排駐紮在此,並在汀州路230巷的入口處設置管制進出的檢查哨,禁止一般民眾進入。軍方雖然實施禁建,駐守在當地的軍人卻趁夜晚偷偷地搭起簡陋的房舍。
到了民國60年代,駐在寶藏巖的守軍撤離,入口也解除管制後,駐守當地的老兵、退役的軍人、弱勢族群就紛紛進駐,將原本的房子翻修、加蓋,讓聚落以更快速、大規模的成長,形成了屋舍密布樣貌。
之後由於都市發展的導向,寶藏巖全區被規劃為公園預定地,面臨被拆遷的處境,遂引發了一連串的爭議,聚落該不該保存、原住戶安置的問題等等。經過社會上各方人士、團體的討論與研究,推動了一連串的聚落保存運動,提出未來的營運方向朝向聚落/藝文展演園區發展,確立了日後設立藝術村的走向。2004年寶藏巖正式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以聚落活化的形態保存下來。在2006年底開始進行聚落修繕的工程,藝術進駐團隊於2010年正式進駐營運。
<< 引用自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歷史景觀 >>
知道寶藏巖這個地方是很久之前小圓在FB發表一篇關於寶藏巖跟文青的文章,當下覺得這地方好像沒什麼特別的,但裡面的遊客好像不吃飯不睡覺看村上春樹逛誠品喝咖啡就能活,謂之文青。這個印象就一直存在我腦海中,一直到我決定要來拉高寶藏巖遊客的平均體重XD。
來的早不如來得巧,剛好這天是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成立一周年,但老天爺不太賞臉給了給下雨天。沒關係,下雨天有下雨天的拍法,我們有自己的玩法。
為了證明風雨無阻這件事情,不得已只好請路人正妹代打當雨傘Model。
誠如前言所說的,寶藏巖的名稱正是來自入口處附近的一座廟宇,不過我沒拍....不知道哪根筋不對。
台灣的觀光景點很有趣,如果你不知道正確的路怎麼走...那就跟著人群走吧~總會看到一些東西的。在經過寶藏巖進到入口處,馬上可以看到依山勢而蓋的房舍。看到這景象,腦海中浮現兩個場景,一個是九份,另一個是侯硐,所以似乎有人稱這裡為小九份,我想並不過份啦,但人都不喜歡被稱小...所以還是稱它為寶藏巖吧。(上次還到一個叫做小烏來的地方...)
很幸運的遇到了三點導覽時間,志工小姐很熱心的為大家解說寶藏巖的點點滴滴。
寶村29號原本是日軍的軍火彈藥庫,現在則是小型的展場,不過這天沒有開放。
寶村29對面是名為綠野地的露天舞臺~是早期外國藝術家設計的,感覺很適合草地音樂節之類的活動阿~拿把吉他在這邊彈彈唱唱一定很愜意。
看不出來綠野地有多大吧~大概可以容納300人吧(from官網)。
這面信箱牆是因為寶藏巖內有些巷弄實在太小太陡,郵差不方便進出,因此集中在此,好吧有點像現在大樓信箱也都集中在一樓管理員室附近。不過這面信箱牆大部分已經撤掉,尚存的部分成為展示品~撤掉之前據說是很大一片。
不說我真的不知道,原來寶藏巖是一些電影的拍攝場景,即將上映的國片<麵引子>正是其中之一。
所以可以看到一些相關的宣傳品,恰巧成為布置的一部分。
寶村29號旁一景,樓梯上去會發現兩旁
雨時大時小,為了鏡頭著想還是要躲一下,雖然可能幫助有限...
不過要是出大太陽我也很困擾,灰暗的色調跟寶藏巖感覺上比較搭。但也許,晴天有晴天的拍法吧...(台北這幾天雨一直下雨一直下雨一直下雨一直下...)
這時候看到這個看板實在是太應景了...<小雨之歌>,不過可以停一下嗎。
這時候雨勢稍大,躲在棚子下拍攝周遭的環境。這邊是比較開闊的空間,還有個綠意盎然的寶藏巖生態農場。
在這邊的一草一木都是經過藝術家設計過的,但...自然生長的過程中已經把設計的痕跡給蓋過。
在這種天氣,也有跟我一樣一個人撐著傘四處晃的遊客~
等雨勢稍微減緩了又繼續我的腳步,發現剛才經過的小徑很合我的胃口。
這條小徑會經過三角窗服務站,可以詢問任何關於寶藏巖的相關問題(吧)。寶藏巖上所有階梯應該就屬這邊最寬吧...有的大概是一半多一點的寬度而已,而且又陡,上下坡真的要小心。
走著走著走到一間名為City Goodshop的小賣店,主要販售一些具有巧思的小東西(如記事本)。
然後阿,重新檢視照片之後才發現...原來有這個小活動Orz。
當初拍照只是被馬力歐給吸引沒注意到底下的尋寶活動的文字說明阿阿阿阿阿!!!!!!
是說也不知道活動到底結束了沒...
繼續晃著晃著~來到一間我印象最深刻的房間。房間內有一面牆,牆上掛著許許多多的廚具,廚具代替了大小鼓而成為了節奏樂器。敲敲打打間,原來我也是名鼓手阿XD
那一個個木箱子是喇叭~把房間內敲敲打打的節奏分享給路過的遊客。
我覺得我的頭已經很大了,但這頂斗笠怎麼樣我也戴不下阿!
在這個以藝術為名的地方,看到意味不明的東西其實不用太驚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而這份感受就是一份寶藏。
這間房間也很特別,以水管為主要設計,雖然...我也不知道作者想表達什麼(遮臉),但我覺得有點像駭客任務裡面的真實世界。
這是一個名為歷史斷面的地方,面對著新店溪,原本的部分房舍被剷平變成一片草地,老舊建築的斷面靜靜訴說這段故事。山城挺有趣的,會有"我家的一樓是隔壁的二樓"這種現象,不過這樣參差不齊的景觀被當初的台北市長李老先生看到,覺得很不雅觀,才有了後來抗爭、拆遷、協調等事情。
在這邊就是一直走一直繞,然後就會發現剛剛沒注意到的地方。在經過半樓廣場時,藝術家正在說明他的想法。
半樓廣場中,有一張黃色的救生員椅,可以眺望整個河濱公園跟高架橋。寶藏巖裡面黃色在地上的都會被稱為椅子,他會以不同型態呈現。在名為都市酵母計劃的活動中,希望都市人能夠停下腳步休息一下,黃色椅子便是可以隨處供人休憩的構想。< 關於都市酵母計畫 >
這間名為寶記的店是我這天待最久的地方
寶記裡面餐點簡單,點杯咖啡就可以坐個一整天~位於十字廣場的寶記裡面有很多X
就這樣一直待到晚餐時間離開~有放鬆放空的感覺。
雖然是下雨天,但並不影響這樣的好心情~
也許是下雨天,才能這樣待在一個角落細細品嘗每個小細節,找到一份屬於自己的寶藏。
更多照片
http://flic.kr/s/aHsjwesWxn
1 則留言:
寶藏巖每次逛都有點不一樣,看別人遊記又有沒看過的東西
真的是尋寶來著的!
張貼留言